赵大兴: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演进、特征本质和面临问题

作者:赵大兴 2023-06-10 来源:宣讲家网 次阅读
赵大兴: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演进、特征本质和面临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论断一经提出,不仅成为国内热议的焦点,而且在世界上也引起了巨大反响。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新的“政治语码”。

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

(一)现代化和现代化国家

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体现为各国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发展前沿水平的行为和过程。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认为,现代化既是一种世界现象,又是一种文明进步,也是一个发展目标。可以说,把握现代化概念最主要的关键词,就是世界发展前沿水平。发达国家要保持世界前沿水平,发展中国家要追赶世界前沿水平。形象地说,现代化犹如一场人类发展的国际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成为发达国家,跑在后面的成为发展中国家。这场比赛中,发达国家可以掉下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赶上去,位置转换有一定规律性。研究发现,在20世纪后50年里,发达国家掉下来的比例约为10%,发展中国家赶上去的比例约为5%。

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现象和国际潮流,大致起步于18世纪,扩散于19世纪,流行于20世纪和21世纪。由此可见,现代化出现在世界上的时间并不长,与世界工业化进程基本相符。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但起步比西方先行国家晚了约一百年,属于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如果把传统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两个阶段,把现代社会分为工业社会、知识社会两个阶段,那么现代化可以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第二次现代化则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先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建成发达工业社会,并启动第二次现代化,开始向知识社会迈进;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尚未完成,因而面临两次现代化的双重挑战。

那么,什么样的国家是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国家是基于现代化指数的一种国家分类,是指国家现代化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迄今,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已完成1950-2017年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131个国家(覆盖全球96%的人口)的现代化水平评价,并提出了世界现代化指数(第一次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指数)和现代化国家的分类标准。

现代化国家的三个标准是:定量标准,国家现代化指数要达到或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80%,60%的现代化指标的水平要达到发达水平,关键现代化指标的平均水平要达到发达水平;排名标准,现代化指数、关键现代化指标的排名要进入世界前20位;定性标准,六个领域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人的现代化都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有三个方面非常关键,即先进生产力、社会公平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个方面都必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现代化国家有三个特点:一是数量比较少。过去300年里,发达国家的比例不超过20%。过去50年里,现代化国家的比例约为13%-15%。《中国现代化报告2020》发现,2017年现代化国家只有20个,分别是丹麦、瑞典、瑞士、荷兰、美国、比利时、新加坡、德国、挪威、芬兰、爱尔兰、法国、英国、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韩国、以色列、加拿大和新西兰。二是具有两个稳定性。比例稳定,过去50年现代化国家占全部国家的比例在13%至15%左右波动。地位稳定,过去50年现代化国家保持现代化水平的比例是90%。三是它们处于国际分工的高端。目前,现代化国家是“头脑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和“知识型国家”等。

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处于什么水平?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相对水平和国际地位,可大致反映中国的现代化的基本情况。中国大约从1840年开始的现代化探索,比西方先行国家晚了约一百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清朝末年现代化起步、民国时期局部现代化和新中国的全面现代化。

在过去的近200年里,中华民族虽历经坎坷,但奋勇前行,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截至目前,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已经完成99%,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第二次现代化已经启动,约为发达国家水平的44%。大体而言,中国的现代化水平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较小,但是与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较大。未来30年,中国的现代化的定量目标是,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我们需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40位,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在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20位,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从1840年开始对现代化的不懈探索,到2021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现代化承载着中国几代人的梦想。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与探索

回顾历史,邓小平同志最早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他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在随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在党内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他指出:“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这是从中国基本国情及与西方国家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具体实际出发,对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内涵和标准作的校正,使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了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我们的目标变得更加务实。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拓展和深化的过程。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完成了被称之为“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以西方不认可的模式全面崛起并震撼了整个世界。今天,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自觉。换言之,40多年前,我们使用“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时候,我们国家还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但今天我们再次使用“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的时候,中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政治叙事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是有一点差别的。也就是说,中国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它的侧重点是中国国内的现代化建设,而当我们讲“中国式现代化”的时候,我们是国内外兼顾的,甚至某种意义上是侧重国际视角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更为自信的中国话语,其本身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今天自信自立的底气。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如消除贫困、全面小康、科技进步、生态文明等,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背后的理念、经验和制度安排,其意义远远超出中国国界。中国式现代化正激励越来越多的非西方国家,大胆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

2022年11月4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习近平主席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时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意义。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独特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制度和治国理政的理念决定的,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长期实践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决定的。”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但每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基本国情不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模式也各不相同。因此,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它切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我们党扎根中国大地、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

1.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特征,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出发点。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国有14亿多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人口数量超过西欧的3倍和美国的4倍。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其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也必将深刻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11月17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所指出的:“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目前,中国已经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中国人口规模在2035年以前将保持在14亿人以上,2050年也将在13亿人以上,中国依然是人数超10亿的两个人口超级大国之一。所以,中国将以十多亿的人口体量迈向现代化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创举。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口规模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在路径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人口直接提供最终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通常来说,在开放经济的情况下,人口越多,产出也越多。第二,人口基数越大,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可以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创造,所以有更大的可能获得新的知识和技术。第三,人口规模越大,在相同条件下意味着对既有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能力越大,而且个性化需求也会更多,所以,这种基于人口潜力带来的市场需求的能力,可能缓解供给方对于市场前景的担忧。可见,人口规模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中国进入到新发展阶段之后,随着国内的人口数量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开始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内巨大市场和人口规模的驱动,而这也使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未来30年,中国最典型的人口变化是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交汇重叠,人口结构老龄化与人口规模巨大的乘数效应和除数效应交织,将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老龄社会阶梯式升级,劳动力资源稀缺性加剧,社会抚养主体从养小转向养老,城镇化水平稳步攀升。按照国家城镇化规划目标,城镇人口将继续增加,农村人口将持续减少。人口负增长、老龄化深化、加速城镇化进程等,将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改变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结构与模式。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递次推进的串联式现代化过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上述“四化”交错共进的并联式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以人口规模巨大为基础性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背后,经济社会问题将会变得更加复杂,挑战更加严峻,机遇也更加丰富。“人口规模巨大”既是压力与考验,也意味着优势与红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要始终从“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最大国情出发,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2.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2022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指出,“坚持市场和政府相结合、效率和公平相统一,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打造橄榄型分配结构”,“使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超过8亿”。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突出了惠及全体人民的普遍性特征。一方面,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日益雄厚。改革开放以来,1978-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从3679亿元增至114.4万亿元,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从1.7%增至18.5%,人均GDP从385元跃升至8.1万元,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飞跃。另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并蕴含较大的地区和群体差异。如,当下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3倍;脱贫攻坚任务完成,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但巩固扶贫成果压力较大。实现共同富裕之路依然复杂艰巨、任重道远。

3.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生活富裕,也要精神生活富足。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11月17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所指出的,“当高楼大厦在中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近代中国不仅陷入物质上的“贫”,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弱”。由于经济落后、物质生活贫困,长期受到封建制度的压迫以及西方文化的强势侵袭,近代中国人不仅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在精神上也处于依附地位。于民族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成就、政治上的翻身,更是实现了精神的独立和解放,从此中华民族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

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化的迟到国”,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200多年时间。未来,我们要实现“弯道超车”,面临的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力问题、经济增长问题,还涉及一些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文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底色,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文明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注重公众参与,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同体式的文明状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的。

4.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聚焦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突出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战略定位上,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制度配套和行动实践上,确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等纲领。国际层面上,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框架协议和行动,履行环境治理的责任担当,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国家行动上升到全球化意识和行动。

人类的现代化始于18世纪中叶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全球只有不到30个国家约10亿人口实现现代化,不到全球人口1/7。欧美少数国家的现代化,尽管客观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但同时也带来困境。而这一困境早在50年前就被西方国家的有识之士所认识。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一书给出了震惊世界的结论:人类生态足迹的影响因子已经大于生态系统的消纳能力,若继续维持当时的资源消耗速度和人口增长率,人类经济与人口增长只需百年或更短时间就将达到极限。通俗地讲,就是目前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当时,有人认为这一观点杞人忧天。然而50余年过去了,地球状况却并不乐观。2021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报告《与自然和谐相处》指出:当前全球正面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三重危机,其中气候变化危机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这对我们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警示。中国不能再走西方那样依靠大量消耗地球资源、大规模污染生态环境的现代化之路,而是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自觉的现代化,是突破人类困境的现代化。过去的现代化是科技和市场驱动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有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尤其是关于生态文明的现代化特征,是在总结人类现代化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对人类现代化模式的自觉探索。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原则,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致力于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的共融共赢。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着实践基础和制度优势。无论是应对气候危机,还是消除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机,单靠市场行为不能矫正问题,而这方面中国政府的战略规划性、行动有力性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过去10年,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根据美国媒体报道,2013年到2020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相当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实施以来30多年的改善幅度。也就是说,中国是全球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这些成绩也说明中国在改进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行动是有效的。

总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将为人类走出自身困境提供非常宝贵的方案。

5.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鲜明的时代背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拥有占世界近20%人口的大国阔步迈向现代化,不仅将极大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也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继续奏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同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西方现代化是以对外扩张掠夺为手段的现代化。而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过去数十年,中国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理由都不能动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意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传统大国崛起的翻版,更不是“国强必霸”的再版,而是造福中国、利好世界的正道。怎么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一种大国担当,一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彻底颠覆西方“零和博弈”思维和“国强必霸”逻辑,以巨大的人口规模优势,发挥人口大国在维护和平及促进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发展促进和平,以和平营造发展,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是唯一未发动侵略战争、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崛起的大国,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历史规律,开启了“多元现代化”的人类历史新篇章。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发展赤字和治理难题,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绘就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同心圆。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英国政治评论员卡洛斯·马丁内斯表示,中国正开展“和平、可持续、公正的”现代化,这是对人类集体认识的宝贵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展示了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既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实践命题,其实质与核心,就是人们从传统农业社会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考方式、行为方式转化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以及未来智能社会人类所共享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来。

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也就是理论和实践,存在着一个双重脱节。第一重脱节,就是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与其真实的现代化历程脱节。西方现代化理论,既是对西方现代化实践的总结,也是对这段真实历史的粉饰和伪装。其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掩盖西方现代化所带来的剥削、压迫和环境污染问题,其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让非西方世界陷入对西方的依附。第二重脱节,就是国内学术界一部分人的观念与中国实践脱节。比如,有的学者盲目跟着西方的现代化理论跑,导致学术研究陷入无效的寻章摘句,完全无法反映中国的实践。这两重脱节对我们认识和探索现代化产生了不少消极影响,我们也为此付出过不少代价。没有一种基于中国实践且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现代化理论,不仅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自己,而且不利于全世界正确地理解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阐述,不仅在理论和实践上回应了这两重脱节,而且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的认识。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上,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建立在对他国剥削、压迫和殖民的基础上,而中国式现代化是通过推动自身发展来实现,同时帮助他国发展;西方现代化是少数国家、少数人享有的,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全体人民共享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带来的是阶级分化和贫富分化,中国式现代化则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西方现代化重物轻人,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西方现代化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中国式现代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西方现代化与战争相伴,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

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需要明晰的愿景,要想提出恰切的愿景,就需要在文明传承、历史纵深和世界格局中准确把握本国定位。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一种文明自信。永续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多彩的文明,人类的现代化应当兼容多样的道路,各国都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建立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再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应对世界变局的中国方略。中国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同时也愿意与各国开展互利互惠合作,为中国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12
点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