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应帅: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共产党迈向新征程

作者:孙应帅 2023-08-03 来源:宣讲家网 次阅读
孙应帅: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共产党迈向新征程

同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的肥沃土壤。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才能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2.jpg

西安大唐不夜城进行的花车巡游(新华社发 邹竞一 摄)


近年来,党中央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正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总之,“两个结合”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继续验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两个行”的根本途径,是开辟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奥妙所在。

二、在“六个坚持”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鲜明提出了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对于正确认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具有重大意义,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毫无疑问,党的理论同样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才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才能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并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坚持自信自立

坚持自信自立,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基本立足点。中华民族探索伟大复兴的道路没有教科书,也不可能从外国得到现成答案。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三)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守正创新,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原则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同时,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四)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主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工作的导向,也是改革的突破口。”理论的根本任务,就是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中,形成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从而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

(五)坚持系统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思想方法。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系统地形成工作新布局和新方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这“七个思维”的能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的思想方法,反对机械的、教条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六)坚持胸怀天下

坚持胸怀天下,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格局。中国共产党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从“两为两谋”到“四为四谋”,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到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从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到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中国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从而始终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


3.jpg

山东港口青岛港迎来2023年首季“开门红”(新华社发 张进刚 摄)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这些复杂变化,都要求我们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继续“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要保持胸怀天下的气魄和格局,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六个坚持”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要求,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立场、理论品格、精神气质和思想方法,阐明了推进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基本立足点、原则方向、主要着力点、思想方法、胸怀格局,构成了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要秉持这“六个坚持”,从而推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这三方面主要内容分别从理论层面、方略层面、实践层面总结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原则、主要经验和基本要求、行动纲领和实践成就,从而实现了理论观点、基本方略、实践成果的三层次理论建构,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十个明确”

“十个明确”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的,从理论层面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原则,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座理论大厦的主体部分和“四梁八柱”。

一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是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四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五是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七是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八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九是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是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十个明确”提出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原则,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明确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明确了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着力点,明确了新时代人民至上的信念和价值取向,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明确了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理念,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和大国外交方针,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二)“十四个坚持”

“十四个坚持”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从方略层面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经验和基本要求,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概括。

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四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五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六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七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九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十一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十二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三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十四个坚持”,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了今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价值取向、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步骤、实践路径等,使党更好地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三)“十三个方面成就”

“十三个方面成就”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的,从实践层面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纲领和实践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理念经验和成果。

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在政治建设上,党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在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在社会建设上,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4.jpg

天津海河沿线经不断提升改造,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人民军队坚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行动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在外交工作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十三个方面成就”,按照党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等各领域层层展开,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总结了党中央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理念经验和成果。“十三个方面成就”与“十四个坚持”的内容基本对应。“十四个坚持”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十三个方面成就”对应展示了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方面的行动纲领和实践成就;“十四个坚持”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十三个方面成就”对应展示了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行动纲领和实践成就;“十四个坚持”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十三个方面成就”对应展示了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行动纲领和实践成就,等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贯穿于“十三个方面成就”之中,构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略与成果相呼应的逻辑整体。

总之,“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相互贯通、相互呼应,全面涵盖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以及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全面总结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基本方略、基本方法、基本经验等核心要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科学体系,坚持不懈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23
点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