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周舟 2024-02-16 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宣讲教研处 次阅读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九部分的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意义

(一)彰显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使命担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民生事业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推进社会建设和民生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始终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二)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1.基于历史的维度而言。我国自古以来就对“民本”理念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人民置于首位。“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文化内核,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向往和追求,“人民至上”的治国理政理念是对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升华发展。

2.基于理论的维度而言。“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有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其根基在于人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选择标准,坚持为民造福的人民至上根本价值取向。

3.基于实践的维度而言。我国的民生实践将人民作为行动的主体,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民生“七有”回应人民的新期待,从养育、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扶弱七个方面增进人民的福祉;党的二十大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不倦、驰而不息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治国理政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三)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1.新时代的“变”与“不变”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逻辑起点

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好不好”转为“质量高不高”,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强烈。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而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中,要基于对国情社情民情的现实考量,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

2.新时代的民生成就与短板弱项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缘起

新时代的十年,我国民生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截至2022年底,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5100元,人均预期寿命达78.2岁,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等等。但在充分肯定民生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民生保障仍有短板,如,义务教育“择校热”,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农民工就业转型难、城乡和地区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差异明显等。然而,针对存在的短板弱项和问题困难,就需顺应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民生事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阶段迈进。

(四)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的有效行动

党的二十大指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风云变化、风险挑战交织叠加,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社会风险,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树立不确定性的思维和为民利民的价值关怀,胸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保有居安思危的远虑和如履薄冰的谨慎,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让人民享有更加丰盛、更高质量、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针对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等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党的二十大中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等策略。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但共同富裕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渐进持续、动态前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壮大,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完善分配制度”的具体措施,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在城乡居民普遍增收的基础上,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跨入中等收入行列,让更多人特别是普通劳动者觉得有盼头、有奔头,并且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发展之基。我国有14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叠加疫情的影响和经济下行的压力,近年来人民群众面临严峻的就业挑战。党的二十大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为保民生、促民生的积极举措,从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破除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就业限制和歧视、加强就业保障等方面促进人民群众通过多种渠道高质量充分就业,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保障领域进行了不懈探索和系列改革,进而实现了社保制度的转型和覆盖范围的扩展,我国现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但其中也还面临有的社会保险没有实现全覆盖、有的社会救助水平偏低以及有的社会福利需求增长过快的困难和挑战。党的二十大从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应对之策和发展之策,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求,努力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与时俱进地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针对我国少子老龄化的突出问题,党的二十大将“优化人口发展战略”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了2.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8.7%,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面临挑战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我国的生育意愿和人口出生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人口出生率2020年首次跌破1%,仅有0.852%。面对少子老龄化的人口结构矛盾,党中央高瞻远瞩从顶层设计加以安排部署,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教育、养育的成本,提高养老的服务和质量,优化人口发展结构,防范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和国家人口安全风险。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密切关注社会心态和社会预期的变化,党的二十大针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需要、社会心理的现实需求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把医疗卫生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等重要任务,既保持整个社会平稳有序、健康持续的发展,又涵养积极向上、踔厉奋发的精神面貌。

三、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基本要求

(一)以坚持人民至上为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在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更加强调了人民群众物质层面的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精神层面的生活品质提升,着眼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二)以坚持系统观念为基础

系统观念是根本性、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是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大于局部的总和,并且整体决定局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善于从整体上、全局上把握问题,以整体性视野洞察问题的关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一个普遍联系且多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各类问题矛盾相互交织,各类风险挑战相互叠加。因而,需要坚持从系统观念出发,将系统观念作为延展思路的基础,既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又增强基层落实和整体协同,在追求民生绩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民生价值的彰显,推动各项民生任务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三)以坚持问题导向为突破

解决现实问题、满足群众需求已成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在动力。针对民生领域存在的收入差距较大、就业较不充分、养老质量不高、精神卫生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困难和短板弱项,必须在实践中深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来寻求增进民生福祉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时,也应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审视问题矛盾解决、改革发展稳定和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面镜子,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均”,必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缩小发展的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四)以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为关键

“共建共治共享”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治理观在当代中国社会领域的生动体现和创造性发挥。“共建共治共享”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深刻回答了发展“依靠谁”“怎么办”“为了谁”的问题,强调了在共同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主体要从政府主导转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下的社会多元共同参与;方式要从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转向多元主体的双向良性互动;目标要从偏重经济增长转向更加重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发挥人民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人民全面参与增进民生福祉的集体行动,以此彰显人民提高生活品质的主体价值和关键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要准确理解、深入认识、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部署要求及其精神实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     周 舟)

点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