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洲:读《史记》,悟人生:性格与命运

作者:孙家洲 2023-12-01 来源:宣讲家网 次阅读
孙家洲:读《史记》,悟人生:性格与命运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史记》,可以有不同的心得体会。

一、读《史记》:“掩卷而思”和“废书而叹”

《史记》由司马迁所著,它在成书后,西汉朝廷一度将其慎藏秘守,秘不示人。汉成帝在位时,东平王刘宇奏请朝廷,求诸子百家之书及《太史公书》(当时的《史记》被称为《太史公书》),想好好研读。朝中大臣经过研究,认为《史记》有许多内容不适宜流传到社会。后来,汉成帝采纳了大臣们意见,拒绝了东平王刘宇的奏请。

历史上,无论是帝王权贵,还是文人墨客,对《史记》的评价不一。尊之者,奉为“二十四史”之首、“史学双璧”之一;贬之者,对它百般挑剔。可是,无论是褒奖,还是批判,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承认《史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读者在读《史记》时,他们的情绪会随着书中的内容发生喜怒哀乐的变化,甚至读着读着,总想拍案而起。

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也是一位才气纵横的性情中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人物的描写非常细致、独到,不但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还将他们的性格和命运联系起来。这就使得《史记》充满了灵气,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呆板。

司马迁写《史记》时,并不局限当一名客观的历史记述者,而是将他的人生阅历和丰富情感融入书中,去解读历史、评价人物。司马迁认为,历史研究应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同时,“寓论断于序事”也是《史记》的重要笔法。司马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史记》中,或慷慨激昂、扼腕叹息,亦或冷嘲热讽,无不入木三分、感人肺腑。

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史学家李长之先生在《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有过这样的评论,“他那更根本的一点内心的宝藏,便是他那浓挚、奔溢、冲决:对一切在同情着的感情”。从这点来看,李长之先生与司马迁是真正的隔代知音。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真情流露,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

我们在谈论如何读史书时,通常强调要客观、理性、超脱、冷静地去看待历史,应避免过多地带有个人情感。然而,对于《史记》这部经典大作,仅遵循上述方法是不够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指导学生读《史记》,并对他们提出四个要求:第一,要读懂《史记》梳理的三千多年的历史脉络。司马迁把上自黄帝下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脉络做了系统记载,使得三千年的历史有了“头绪”。第二,读《史记》,要读懂司马迁的“笔法”与“寄托”,要探索司马迁对某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如何写”以及“有何寓意在其中”的问题,实际上是通过读《史记》来读懂司马迁的“心”。第三,要读懂“人心”与“人性”。我们读《史记》的意义在于鉴古而知今。第四,要带着感情,甚至是激情读《史记》。如果不带着感情去读司马迁的书,很多深层的含义是品味不出的。

如何自我鉴定是否进入“带着感情读《史记》”的状态?我的体会是:“掩卷而思”和“废书而叹”。“掩卷而思”是读书时的一个体态动作。读《史记》需要“细嚼慢咽,慢慢消化”。而“废书而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也是历史散文的典范之作。它的记事范围,上起黄帝时代,下迄汉武帝时期,对大约三千年的历史作了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梳理和记载。全书有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一共是130篇,52万多字。这五种不同的体例,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史学体系。《史记》的内容涉及当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巨著。《史记》被列为“正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尊为“史学双璧”,对我国后世的纪传体史书影响深远。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学者从不同角度评价过《史记》。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傅斯年曾讲,“西历纪元前两世纪的司马迁,能那样子传信存疑以别史料,能作八书,能排列列国的纪年,能有若干观念比19世纪的大名家还近代些”。

《史记》版本众多,我为大家介绍其中两个版本:一是顾颉刚主编的《史记》点校本;二是2013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二、司马迁的性格与命运

司马迁出生在一个史官世家,他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在汉武帝时期曾任太史令。司马谈有一部著作叫《论六家要旨》。这部书不仅首次梳理概括了先秦时期的重要学术流派,还对它们作了较为中肯的评价与论述。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倡议并主持改革历法工作。之后,他便着手著史。司马迁写《史记》几乎耗尽了毕生心血。为什么这样说?正当司马迁全神贯注写书的时候,他卷入了一场祸事。汉武帝有一次派他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李陵押运辎重。李陵率领五千步卒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得不到主力部队的支援,弹尽粮绝,最终战败投降。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汉武帝万分震怒,并向司马迁征询意见。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司马迁认为,李陵很会用兵,这次深入虎穴,虽然战败投降,会不会另有隐情。没想到,汉武帝在听了司马迁的意见后,勃然大怒,认为司马迁在诋毁贰师将军李广利,为李陵游说,于是将司马迁定罪入狱,处以腐刑。在古代,腐刑是极度受辱的刑罚。当时,如果司马迁不想受辱,是可以慷慨赴死的。但是,司马迁想到《史记》还没有写完,于是他忍辱接受了刑罚。腐刑摧残了司马迁的内心。他在《报任安书》中写到,“最下腐刑极矣”,“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可见,司马迁已经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史记》包含着司马迁的抱负和精神寄托。也正是这个原因,《史记》才会对后世有非凡的影响力。

《史记·蒙恬列传》主要记述了蒙恬和他弟弟蒙毅的生平事迹。蒙恬是秦朝的著名军事将领,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蒙恬北逐戎狄、修筑长城、威震匈奴。但是,秦始皇驾崩后,赵高趁机捏造罪名,毁谤蒙氏兄弟,将他们处死。蒙恬在接到所谓的遗诏之后叹息说,“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对上天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处死我呢?良久,蒙恬又说,“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巉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这句的意思是,我蒙恬也确实有该死之罪,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蔓延万余里,为了修长城,难免破坏了地脉风水,这是我蒙恬犯的死罪。

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对蒙恬有一个评论:蒙恬为秦朝修建长城的工程太大了,让老百姓付出了惨痛代价。当秦朝刚统一天下的时候,人心未定,这时国家应该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蒙恬作为一代名将,不知道向秦始皇谏言,却秉承秦始皇的旨意修长城。就冲这一条,蒙恬就是该死。这跟修长城破坏了地脉风水有什么关系?可以看到,司马迁对蒙恬的评论,充分体现了他的批判精神。

司马迁对历史上能忍辱负重的人非常钦佩。《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述了伍子胥忍辱负重的事情。伍子胥是春秋末期的著名军事家,楚国人。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因楚平王怀疑太子作乱,于是迁怒于伍子胥之父伍奢和兄长伍尚,将他们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伍子胥到吴国后受到阖闾重用,发兵击败楚国,破楚首都郢。伍子胥在受难时,没有选择一死了之,他认为人如果就这么死了,与蝼蚁之死没有区别。他要做的是“弃小义,雪大耻”。所以,司马迁评论说,“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者哉”。这是司马迁对伍子胥的理解与歌颂,并称伍子胥为“烈丈夫”。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非常精彩的文章,记述了廉颇、蔺相如的事情。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评论,“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这句的意思是,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死并非是难事,而怎样对待死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从的时候,就面前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现。蔺相如鼓起他的勇气,压倒了对方的士气。后来,蔺相如又对廉颇谦逊退让,这使得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他在处事中展现出了智慧和勇气。

我们再看《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勇将,曾在战场上几次与刘邦作战,并让刘邦陷入困苦境地。后来,项羽被刘邦击败自刎后,刘邦以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季布为了躲避追杀,改名换姓,流落民间,做了别人的奴仆。经过忍辱负重,季布被朝廷赦免了,并且重新授予了官职。当时人们都称赞季布能伸能屈。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借答复好友任安之机,为抒发长期郁积于胸之愤懑,及表达其为完成《史记》而隐忍求生之顽强意志而作,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并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精神。

三、秦始皇和李斯的性格与命运

在我国历史上,秦始皇和李斯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贬秦始皇的人,说他是暴君;尊秦始皇的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对秦始皇有个评价,“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讲到秦始皇,就要说一说他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往往与其儿时经历、身体特征息息相关。《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37年,尉缭从魏国来到了秦国,受到了秦王政的赏识,他对秦王政说,以秦国的强盛,诸侯就像郡县的长官,我只担心诸侯合纵,隐秘而出其不意,这就是智伯、夫差、愍王败亡的原因。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政听了尉缭的计策,对其更加尊重。尊重到什么程度?秦王每次接见尉缭的时候都平礼相待,服饰、饮食也与尉缭一样。

这时尉缭很清醒,他对秦王政发表了一通评论后,就离开了秦国。尉缭说,秦王长着高鼻梁,细长的眼睛,有着猛禽一样的胸膛,豺狼一样的声音,少恩德而有虎狼一样的心肠,在穷困时敢于屈居人下,在得志后也能轻易将人吞食。我虽然是一个普通人,但是秦王在接见我的时候,经常居我之下。假如秦王能如愿统一天下,那么天下人都将成为他的俘虏。我不能与这样的人长期相处。

一般情况,秦王政听到尉缭这样评价他,肯定要将其抓获,并定罪处死。但是,秦王政是伟大的政治家,这时正值用人之际,就坚决挽留尉缭,任命尉缭为秦国的国尉。

讲到秦始皇就不能不讲吕不韦。《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子楚(后来的秦庄襄王)当时在赵国做人质,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看上了吕不韦家里的一个舞女,于是他向吕不韦祝酒,并请求把此舞女赐给他。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子楚回秦国当继承人做了大量的铺垫,破费了巨额的家产,于是就献出了这个舞女。但是,这个舞女隐瞒了怀孕在身的事情,到十二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秦始皇。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暗示了这个男孩是吕不韦的孩子。但是,司马迁又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写了,“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可以说,对于秦始皇的身世,《史记》有两种表述。

后来,子楚回到秦国当了国王,即秦庄襄王,但他在位仅三年就去世了,年幼的秦王政继立,尊奉吕不韦为相国,称他为“仲父”。吕不韦曾主持写了一本书叫《吕氏春秋》。这本书写成的时候,秦王政差不多要亲政了。吕不韦眼看不能继续把持朝政,于是假借宣传《吕氏春秋》强化他的权威地位,同时也想在政治上影响这位年轻的秦王。当时,吕不韦在咸阳的城门发布告示,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吕不韦对秦国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在他主政时期,秦国对韩国、赵国、魏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吞并了巴郡、蜀郡和汉中,跨过宛县占据了楚国的郢都,设置了南郡;往北收取了上郡以东,占据了河东、太原和上党郡;往东到荥阳,灭掉西周、东周两国,设置了三川郡。

在秦始皇的亲政路上,还有一个敌人是嫪毐。公元前238年,嫪毐盗用秦王的大印和太后的印玺发动叛乱。秦王政得知后,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攻击嫪毐。最终,嫪毐兵败被杀。

之后,吕不韦因受嫪毐牵连而被罢官。吕不韦被罢官后,还有许多宾客去看望吕不韦。秦王恐怕他发动叛乱,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指责吕不韦。信中写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封你做十万户的奉君。这里先把吕不韦的功劳抹杀了。后面又讲,你和秦王室有什么亲缘关系?要我尊你为仲父。你们全族都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看到这封信后,非常惶恐,于是喝下酖酒自杀而亡。

我对吕不韦的评价是“其人其事可议,其功不可没,其书其学不可废”。

《史记》对李斯也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的厕所里有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李斯师承荀子,经过刻苦学习,在学业完成之后,李斯向荀子辞行说,我听说一个人若遇到机会,千万不可松懈错过。如今各诸侯国都争取时机,游说之士掌握实权。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统一天下,这正是平民出身的我,施展抱负的好时机。地位卑贱,而不想着去求取功名富贵,就如同禽兽一般,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强直立行走。所以,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悲哀莫过于贫穷。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斯的人生观。

李斯的一生以成为“人上人”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做了许多违心的事,说了很多违心的话。最后,他也为此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那么,该如何评价李斯?我们从《谏逐客书》入手。李斯到秦国后,秦王任命他为客卿。恰在此时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许多大臣向秦王谏言要把秦国的客卿一概驱逐,李斯也在驱逐之列。于是秦王就下达了逐客令,所有山东六国在秦国做官的人都要限期离境。在被逐的路途上,李斯写下了千古名篇《谏逐客书》。《谏逐客书》虽然篇幅并不长,但李斯在这篇文章中,将当时的利害分析得非常到位。李斯写道,秦国现在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不同时期都有山东六国的客卿为秦国的发展作贡献。秦王的后宫里,容得下来自山东六国的宝马、金玉、美女,为什么就容不下来自六国的人才呢?更何况这些来自山东六国的人才,是真心为秦国的发展而出谋献策的。如今大王要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秦国想要统一天下就难了。秦王政看到《谏逐客书》后立刻下令废止逐客令,并派人把李斯请回来,从此以李斯为左膀右臂。

秦国最后灭的是齐国,可以说是不战而胜。这个原因在《战国策》里讲得很清楚,“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脩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后胜是齐国的相国,被秦国收买了,劝自己的国王不能与秦为敌,为了避免秦有警惕之心,不要做备战的事情,要经常派使者到秦国去表示友好。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於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这段大概意思是,秦王政准备攻打楚国,他先问年轻的李信将军,攻打楚国要多少人,李信自信地说20万人够了;他又去问老将军王翦,王翦说非60万人不可。秦王政当时就感叹说,王翦将军老了,怎么胆怯了?李信是青年将领,更有勇气。王翦一看自己的建议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了。

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接着李信又攻下了鄢郢,于是带领部队继续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由于战事前期非常顺利,李信没有把楚国放在眼里。最终因为李信自满大意,被楚军攻入军营,杀死秦军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秦王政得知秦军战败的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王政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如果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政满口答应说,全都听将军的谋划。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王政亲自到灞上送行。

王翦非常了解秦王政,临出发时,请求秦王政赐予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王政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器重我的时候,请求大王赐予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给我的子孙后代。秦王政听了大笑起来。王翦从一出发,就接连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家业。有人说,王将军请求秦王赐予家业,有些像伸手管人要东西,不太符合将军的身份。王翦说,秦王为人多疑,现在把六十万大军给我,只有这样才能打消秦王对我的疑虑。

最后,再把秦始皇和李斯的结局讲一下。李斯一生追求富贵,但最后仍被算计,落了个三族被灭的恶果。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皇子胡亥串通李斯,假传秦始皇遗诏处死了公子扶苏。当时,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咸鱼装在车上,咸鱼的味道掩盖了尸体的腐臭味,迷惑了大家。更让秦始皇没有想到的是,他希望传位千世万世的秦朝,在他死后不久就灭亡了,令人唏嘘。

( 孙家洲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点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