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

——致敬改革开放45周年

2023-12-28 来源:宣讲家网 次阅读
陈坚: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

4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45年后,中国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今天,围绕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主要讲两个内容:第一个是改革开放1.0版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时间从1978年到2012年;第二个内容是改革开放2.0版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跨入新时代,时间是从2012年至今。

一、改革开放1.0版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

45年前,在外部,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1972年中美关系破冰、1978年中美建交;在内部,改革的呼声也日益强烈。由此,在内外共振之下,中国踏上了改革开放之路。

(一)第一阶段:“摸着石头过河”阶段(1978-1992)

这个阶段为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时期,特点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1.为改革开放做准备

(1)思想准备

中国在开启改革开放前的这段过渡时期,最大的任务就是转变思想。具体有以下重大事件。

第一,反对“两个凡是”。“两个凡是”曾一度盛行于全党。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同志给党中央写信,批评“两个凡是”。他在信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高举和捍卫这面光辉伟大的旗帜,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邓小平同志对“两个凡是”的批评,成为随后全党解放思想的先导。

第二,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同志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进行了批判,他指出:“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莫名其妙!”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作为《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公开发表后,引发了全国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对于这篇文章和这次大讨论,邓小平同志多次予以肯定和支持。

第三,通过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无论是“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还是真理标准大讨论,都触及一个重大原则性问题,就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和毛泽东思想。所以,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起草“历史决议”要突出三条“中心的意思”:第一条,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条,实事求是分析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公正评价其中的功过是非;第三条,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总结,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争取在决议通过以后,党内、人民中间思想得到明确,认识得到一致,历史上重大问题的议论到此基本结束。”也就是说,只有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党所走过的道路,全面总结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并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才能结束争论,统一思想,才能顺利推进改革开放。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也由此胜利完成。

(2)干部准备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但在当时,我国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据统计,1978年,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18%,初中和初中以下的占49.5%。1980年,国家机关30多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人平均年龄是63岁,其中55岁以下的仅占9%,66岁以上的占40%。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四化”方针。之后,这一方针成为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基本方针,用以指导各级领导班子和整个干部队伍建设。

(3)人才准备

现代化建设,需要干部,也需要大批专业人才。那么,人才从哪里来?高等院校中来。而要让高校担起这一责任就要恢复高考。也就是说,通过恢复高考,为改革开放储备人才。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志表示:我出来工作的事定了,至于分工做什么,军队是要管的,我现在还考虑管科学、教育。他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在邓小平同志的推动下,我国从1977年起恢复高考,无数青年通过高考改变了人生命运,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4)对外开放准备

走出国门看世界。1978年,中央决定派人出去看看,其中以谷牧同志为团长的赴西欧五国代表团最为重要。这次出访使我们认识到,发达国家发展很快,我们之间的差距很大,必须迎头赶上。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也有两次重要出访。

第一次是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期间,邓小平同志乘坐新干线从东京去关西时,记者问他有何感想。他说:“快,真快!就像后边有鞭子赶着似的!这就是现在我们需要的速度。”“我们现在很需要跑。”他还说,“这次访日,我明白什么叫现代化了”。也就是说,邓小平同志在这次访日中感受到什么是现代化。

第二次是1979年1月25日至2月5日,邓小平同志访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第一次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决心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坚强意志,充分展现了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伟人风采,他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作了最直接、最生动的宣传,在美国刮起了一场“邓旋风”。

2.改革的启动与展开

(1)党的基本路线初步形成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在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特别强调,我们“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篇讲话成了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成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随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并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也就是说,我们确立了“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来又加上了“两个基本点”,一个是1978年提出的改革开放,关乎发展动力的问题,另一个是1979年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关乎发展保障的问题,由此就初步形成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对内改革的全面展开

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党的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它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这里,我们重点介绍对内改革的开展。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

一是革新传统政治体制,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现象,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改革选举制度。

二是革新领导体制,推动党与政府、人大、政协关系的正常化,重视用法治治理国家。

三是加强党内民主,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同时设立过渡性机构,也就是顾问制。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改革在农村率先突破。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从安徽开始。这里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同志。1977年6月,万里同志来到安徽后,深入皖南的芜湖、徽州、池州,淮北的阜阳,皖东的定远、凤阳、嘉山等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对定远县农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求吃饱饭的简单要求,张家农户一根木棒就能撅走全部家当的贫穷境遇,凤阳农民为讨饭扒车外流的情景,深受触动。他意识到农村工作的核心问题是: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搞好农业生产,迅速提高全省农民生活水平。因此,大力支持和推广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做法,推动了安徽省农业管理体制的变革,为开辟中国农村改革的新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事实上,安徽搞的农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一直争议很大,但却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大力支持。1980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之后,从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连续发布5个中央一号文件,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走向全国,深入发展。据统计,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8000亿斤,人均粮食拥有量达800斤,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这就是改革形成的巨大生产力。

二是学习农村改革,推动城市改革。借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城市改革的开展,从实行国有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到混合所有制改革,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时间,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举个例子,“傻子瓜子”。改革开放初期,年广久创制的“傻子瓜子”非常受欢迎,生意越做越大,不仅雇了很多工人,而且还赚了很多钱。但争议却一直不断,一方面个体经济发展尚未突破一些“禁区”,另一方面雇工经营是否涉及剥削问题也引发社会争论,年广久更是因此被抓了几次。邓小平同志在得知这个事情后,肯定个私经济的发展,并对一些人争论新生事物的姓“社”姓“资”问题,明确表示要“放一放”和“看一看”。

三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深度转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简单来说,就是生产、分配都由国家说了算。虽然短期内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从长期来看,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而改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再到市场经济体制深度转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明确提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形成了经济改革是经济机制、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全面改革的新理念,走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由于难以对现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我们采取了“体制外”先行的战略。这意味着改革不再从城市国有企业入手,而是把重点放到非国有部门,在那里创建市场导向的企业,主要依靠它们实现经济增长。这一战略有效突破了体制内改革的瓶颈。由农村改革所造就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为解决城市就业而造就的新型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合资、外资企业的发展,以及国有企业实行的初步改革,这一切使市场经济的份额在中国有了很大增长。

在这一阶段,我们在体制内搞计划,在体制外搞市场,形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虽然缓解了改革带来的短期冲击力,但也造就了一些新问题。比如,那个年代的“倒爷”,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通过“走后门”“批条子”,利用价格差行贿受贿、投机倒把、倒买倒卖,一夜暴富。之后,中央为惩治腐败,打击“倒爷”,推行价格改革,但因条件不具备而引发通货膨胀。

在这一背景下,国内改革遭遇挫折,再加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重大影响,我国社会出现了围绕要不要坚持改革、改革怎么改、什么是社会主义等问题的讨论。对此,我们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1992年,邓小平同志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回答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重申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指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法和方式,从整体上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路线,指明中国式现代化前进的方向。

(3)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现代化建设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说:“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是在这次谈话中形成的。”1987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三步走”战略。这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表述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〇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每一步,我们都是超额完成的,现在还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

(二)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承与发展(1992-2012)

在这一阶段,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对外的大门越来越开,现代化建设高歌猛进。

1.1992年党的十四大至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样,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1992年-2001年,我们取得了以下重大突破。

(1)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具体化,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共50条,其基本框架为: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由此,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建设呈现迅猛发展的蓬勃景象。自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高歌猛进,增速总体保持在10%以上,到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之后很快回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直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增速再次放缓,之后进入了一个平稳期,总体保持中高速增长。

(2)所有制的重大突破,从理论到实践

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看待股份制?如何看待非公有制经济?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每一个问题都涉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实践呼唤着中国道路一次新的理论突破。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作了进一步阐释,对于公有制经济,报告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对于集体所有制经济,报告指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3)对外开放新突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经过十几年的艰难谈判,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打开了中国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新大门,是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汪洋大海的新起点,也由此造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快速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一举成为“世界工厂”,地位不可撼动。

(4)明确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

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零零零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报告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后来,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又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作出阶段性安排,明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2002年-2012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新的问题与挑战

跨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不是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不健全带来。

第二,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尾声,即将迈入适度稳步增长阶段,能否成功应对这一变化对如期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经济发展后财富的掌控和分配问题日益突出,贫富分化的出现,使这一问题更趋敏感。

第四,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亟待解决,如环境资源、产业结构、城市化、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等。

因此,在利益多元化情况下,凝聚改革共识、实现有效治理,比以往难得多。

(2)提出社会建设的使命

从世界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经济起飞后,社会结构随之改变,这时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不断提高,但一些新的矛盾就会随之出现,社会稳定问题也会十分突出。进入21世纪后,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情况还有其特殊性:一是中国经济起飞速度和规模空前,其他国家在发展长过程中陆续遇到的问题,中国在短时间内就遇到了;二是中国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问题,比一直在市场经济轨道上发展的国家更复杂;三是中国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的联系空前紧密。在这个阶段,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更加清晰。这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又一个新的成就。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社会管理、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等任务,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这样,我们就从富强、民主、文明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到党的十八之后又发展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3)发展路径的转变:新农村建设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我们的发展路径产生了巨大变化,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比如,实施“村村通”工程,修建连接各个自然村的水泥路;从2006年开始逐步取消农业税;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实行农村合作医疗,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从1978年到2012年,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放程度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社会面貌从沉闷僵化到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党也又一次完成了自身的重要转变。总之,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成熟起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来越开阔。

12
点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