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鹏: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2024-05-19 来源:宣讲家网 次阅读
李军鹏: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天,我主要讲四个部分: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二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三是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四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这四个部分围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展开。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是内在统一的。新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指导着高质量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因而,高质量发展就是在经济总量和规模高速增长到一定阶段后,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以新发展格局为路径选择,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取向,推动人民在经济等诸多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满足的发展状态。

从发展目标来看,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以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发展方式来看,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推动经济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发展内容来看,高质量发展内在包含经济、民生、生态、安全等多方面内容;经济效率、公平、绿色等多方面目标要求被纳入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之中。从发展要素来看,高质量发展对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增加新的生产要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人力资本要素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并将“数据要素”等新的生产要素纳入高质量发展之中。

(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第一,高质量发展要求质量第一、效率优先。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质量水平的高级状态。好的质量、结构、效益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的,粗放式、资源过度消耗的,与环境不友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肯定不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质量、数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重视量的发展,但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高质量发展是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发展,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是着力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人民生活幸福为根本目的。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满足人民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力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高质量发展的着眼点、出发点、落脚点。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聚焦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始终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新动力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中,产生于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高质量发展要让绝大多数人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受益。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教育质量、就业质量、社会保障水平等都要不断提高。

第三,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驱动。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只有创新驱动才能推动我国经济从外延式扩张上升为内涵式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跨越。

二战结束以来,开启工业化进程甚至短暂跨过中高收入门槛的国家很多,但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的只有少数国家,这些国家无不在全球创新和产业链分工中占据关键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人力资本积累等,都与创新直接相关。

第四,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从科技创新、产业链布局、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以及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等方面系统性地回答了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

第五,高质量发展要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逐步有序实现我国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第六,高质量发展要求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发展。其一,宏观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其二,中观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其三,微观层面。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

二、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全国人民最根本最重大的利益,反映了全国人民最现实最迫切的愿望,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没有高质量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雄厚物质基础的必然要求。世界现代化发展历史表明,很多国家都经历过高速发展阶段,但一些国家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终陷入发展陷阱,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而有些国家却能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发达国家。

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发展仍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原有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都不同程度削弱,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出现,以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难以持续。我们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资本等要素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是内在统一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外部环境和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发展环境,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只有坚持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有效破解一系列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突出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新征程上,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四)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从需求结构变化看,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必须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个“需要”不是一般需要,而是“美好生活需要”,反映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需求质的变化。高质量发展要求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更多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从而在更高水平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然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只有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才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五)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必定因能源、资源、环境等约束条件日趋紧张而不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兵团作战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高质量发展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将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六)高质量发展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各类经济政策的重要出发点,真正打牢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微观基础。企业好经济就好,居民有就业、政府有税收、金融有依托、社会有保障。

202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听取当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情况介绍,察看企业产品展示,了解材料性能测试情况和电池生产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在这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

(七)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从长期发展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长期存在,这就要求接下来的较长时期我国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已经成为常态,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只有坚定不移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牢牢把握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从而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12
点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