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

作者:李鹏 2024-06-15 来源:学习时报 次阅读
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

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是我们谋划改革、推动发展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强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既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重点,也为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

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只有牵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才能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在于改革、难点在于改革、突破点也在于改革。善于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找准问题矛盾所在,从最紧迫的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才能更好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才能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攻下一些难点。

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牵涉的体制性矛盾和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改革抓重点、抓关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抓住了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就能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扎实推进经济领域各项重点改革工作。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最紧迫的事情是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突出重点改革任务,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因此,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经营主体活力反映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是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制度保障。深化改革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一招,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地生效,主动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切实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产权和企业家利益,形成真正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舆论氛围、发展环境和信心预期。

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营造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环境,让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加快完善各类要素市场体系,把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从落后领域转移到新兴行业和新型企业中,释放大量沉淀或低效的人才、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使其转化为新一轮改革红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强化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推进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立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大力发展物联网和平台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土地、人口、资本、技术、数字等要素交易体系的建设,鼓励地方政府和部门积极探索要素市场化改革方案,逐渐形成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

以政府效能提升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构建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协同治理的经济治理体系,破除利益固化的顽疾和藩篱,增强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协调性。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快形成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加强对已出台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落实,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全面落地生效为突破口,不断增强市场环境的法治保障。


点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