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8393
微讲稿
- 孙秀玲: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彰显了党中央对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将现代新技术、新模式运用到农业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生产力。目...
[详细]
- 陈曙光:深刻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原理性贡献
-
价值观是一个思想文化体系的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详细]
- 陈林:守牢党的生命线(思想纵横)
-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注重把准人民脉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人民愿望、增进人民福祉,努力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人民...
[详细]
- 鲍新民:播撒绿色发展的种子
-
鲍新民,1956年9月出生,1992年10月入党,曾任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现已退休。他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村“两委”班子共同决策下,下定决心关停矿山,坚持复垦复绿...
[详细]
- 金轩:“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指引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
-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下一步深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借鉴意义。
[详细]
- 范欣: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鲜明实践品格
-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源于实践又...
[详细]
- 公丕祥:习近平法治思想彰显“两个结合”
-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公丕祥在《国家治...
[详细]
- 莫纪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一)
-
规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五个部分,就政策层面的5个体系怎么去建,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并且规定了时间表,就提出来到2025年,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科学有效,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