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大讲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媒宣讲》系列讲座,本期邀请中共贵阳市委党校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李柏山讲授《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李柏山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彰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鲜明的价值取向,描绘了坚持以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李柏山谈到,要深刻理解中央环保督察、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取得的成效。
一是中央环保督察成效显著。党中央部署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推行河长制,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进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
二是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划定生态红线等完善过程严管制度体系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等完善后果严惩制度体系,推动了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
三是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和修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和核安全法等法律,从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安排,在很多领域都实现了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李柏山表示,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推动工作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李柏山谈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环境民生,让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练就敢于担当的铁肩膀,下足真抓实干的硬功夫,弘扬改革精神,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以坚定的毅力和历史主动,把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李柏山表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
健全美丽中国建设责任体系。健全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健全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强化美丽中国建设法治保障。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健全绿色评价考核制度,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资源资本化、股权化。加快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入开展跨地区、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
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中央关于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精神,加快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探讨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日之功,要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执行力,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改善和根本好转,让美丽中国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统筹:杨阿敏
摄像:黄震 张鑫 张强
文案:吴鸿媛
剪辑: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