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访朝与新时期中朝关系

作者:陈向阳 2019-12-02 来源:宣讲家 次阅读
习主席访朝与新时期中朝关系

  今天我主要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习主席访朝对新时期中朝关系和整个地区的积极意义。第一个我们讲一下朝鲜半岛的历史简介。第二部分是中朝关系的历史演变,从历史的纵向程度去分析,中朝关系的一些变化和基本规律,以及对现在的一些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一下金正恩执政后的朝鲜内外形势。从横向去看,习主席这次访朝的重大意义。第四部分重点回答一下习主席访朝的重大意义。

  朝鲜半岛的历史,实际上跟中国大陆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之所以把朝鲜半岛的历史简介跟中朝关系历史简介区分开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古代历史上,那时的朝鲜半岛还没有形成现代国家和领土的概念,双方是两个王朝之间或几个王朝之间的表现形式。二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实际上双方就变成了国与国之间的正式往来,它是现代国家和领土的概念。

一、朝鲜半岛的历史简介

  从朝鲜半岛的历史经济来看,它大体可以分成六个阶段,第一个是古代朝鲜,第二是统一新罗,第三是高丽王朝,第四是朝鲜王朝,第五是日本统治阶段,最后是朝鲜分裂阶段。

  (一)古代朝鲜

  古代朝鲜和中国联系非常紧密。从朝鲜方面来看,古代的历史记载来看,大概有三个比较有名的朝鲜国家,他们当时还没有到一个现代国家或者封建国家的形态,基本上是一个部落型的态势。朝鲜和韩国都在强调他们是檀君朝鲜。史书《三国遗事》记载,天神桓雄的儿子檀君建立朝鲜,然后迁都平壤。现在,檀君朝鲜变成了朝鲜民族的一个共同的历史记忆,但是究竟是一个历史文化传说,还是真的有历史记载,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定论。

  第二个是箕子朝鲜。中国古代史书《尚书大传》《春秋》里面都有记载,周武王在灭商之后,把商朝的贵族箕子封于朝鲜,这就是箕子朝鲜的由来。箕子朝鲜,大体上是在辽河流域以东的这个地方。那么后来随着中原王朝逐渐强大,然后箕子朝鲜向朝鲜半岛方向迁移。所以,朝鲜半岛的历史和中国历史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第三个是卫满朝鲜。公元前194年,燕国人卫满推翻箕子朝鲜,自立为王,就称为卫满朝鲜。因为卫满本身是燕国的将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征战里面,很多中原的人士因为战败或各种原因都跑到朝鲜半岛上去。

  (二)统一新罗

  统一新罗时代已经到了唐朝。在唐朝之前,实际上韩国出现了三个比较大的国家,一个是在东北流域以及在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勾丽,它原来是一个少数民族,通过不断地扩张,侵占汉朝的势力范围,逐渐强大起来,然后它就想称霸,一方面是向南准备消灭百济和新罗,另一方面是想准备向进入中原来扩展它的势力范围。所以,高句丽就变成各方矛盾焦点,它一方面在南边跟百济和新罗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它跟中原王朝的隋朝和唐朝进行争霸斗争。在这个过程中,隋唐连续地对高句丽发动征东战役,隋炀帝三次征东给国家造成巨大的伤害。唐太宗时期也多次征战高句丽,大家都很清楚,比如像薛仁贵征东。其实,尽管唐太宗是一个很英明的帝王,但是在征打高句丽的时候,也是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和困难,实际上他也没有打下来。唐高宗的时候,因为高句丽内部出现了一些分裂和变化,那么唐朝军队和新罗军队联军先消灭百济之后,然后再进一步消灭了高句丽。

  在高句丽被消灭之后,唐朝在朝鲜半岛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准备把整个朝鲜半岛纳入唐朝的领土范围之内,这时候就跟新罗产生了一些矛盾,激发了唐朝和新罗之间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原来被消灭的百济和高勾丽的遗民就开始起来反抗,导致唐朝在那地方呆不住,后来逐渐向北迁移。676年,唐朝的安东都护府就迁到大同江以北的区域,那么新罗就统一了大同江以南区域,我们史称为统一新罗。这也是朝鲜半岛统一意识的开始。

  (三)高丽王朝

  统一新罗两三百年之后,它又出现混乱。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它实际上对朝鲜半岛的领土扩张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他定都在开城,开成位于朝鲜的中间地带,另一方面他又把大同江以北的区域平壤定为西京。当时,古代中国国内大乱的时候,中原的王朝没有力量去管辖朝鲜半岛,王建也抓住这个机遇,直接把领土向北扩展到清川江流域。

  (四)朝鲜王朝

  1392年,元朝衰退,明朝建立。在这个过程中,朝鲜国内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人支持元朝的势力,一部分支持明朝的势力,当高丽王朝准备派李成桂率兵去帮助元朝攻打明朝,但是李成桂反而倒戈拥护明朝,立自己为王,这时候他也把高丽王朝改称为朝鲜,这就是朝鲜王朝。在抗倭战争中,明朝联军曾共同打击日本,著名将领有邓子龙、李舜臣,实际上就发生在李氏王朝。

  1446年,朝鲜世宗大王正式颁布了《训民正音》,意为“教老百姓以正确的字音”,它的创制成功是朝鲜历史上的划时代大事。原来朝鲜老百姓和知识分子说的话不一样,上级知识分子采用汉语的把历史写出来,比如《三国遗事》都是采取汉语进行创作的,但是老百姓说话是一种普通的语言,导致这种语言很难被记录下来,后来世宗大王就发明了训民正音,对于进一步丰富、发展朝鲜民族文化和语言有重要意义。

  (五)日本统治

  朝鲜王朝成立之后,它采取的是朝贡体系,正式册封时间都要获得明王朝的册封和承认,同时跟每年要向明朝进贡,然后换取他的册封。1882年,李氏朝鲜就面临很多问题,1860年之后,中国国力在闭关锁国情况下,已经出现很多问题。那么朝鲜也面临着和中国同样的问题,因为中国的衰败,作为宗主国并不能向朝鲜王朝提供更大的庇护。1882年,朝鲜王朝被迫签署了《朝美修好通商条约》,意味着朝鲜第一次在没有被宗主国承认的情况下,与另一个国家签订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也意味着朝鲜国门被打开,它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失败。

  那么闭关锁国政策失败之后,就引发各国列强对朝鲜半岛的争夺,有三次著名的战争,第一次战争就是1894年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王朝大败之后,和日本签署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战争的惨败使清朝的势力被排挤出朝鲜半岛。在清王朝的势力被排挤出朝鲜半岛之后,朝鲜半岛上面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力量,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日本。这两股势力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就爆发了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日俄战争的结果就是俄罗斯战败,俄罗斯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的独占的权利,那么日本逐步地把朝鲜半岛和朝鲜王朝纳入它的势力范围之内。

  1907年,韩国成立大韩帝国,意思是韩国和日本、中国平起平坐,从形式上彻底摆脱了中国和朝鲜半岛之间的中方体系。那么中方体系推行到最后,虽然名义上是这样形成的,但实际上是为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创造了机会。1910年,双方签署《日韩合并条约》之后,日本就将朝鲜半岛纳入它的殖民统治范围之内,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朝鲜才重新恢复自由。

  (六)朝韩分裂

  冷战结束之后,朝鲜半岛从日本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但是瞬即又落入了大国竞争的漩涡——美苏在朝鲜半岛形成对峙。

  美国在朝鲜南部拥立李承晚政权,并于1948年8月15日建立了大韩民国,同时,苏联在朝鲜半岛北部扶持金日成主席,于1948年9月9日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韩两国建国之后,双方并没有放弃统一的思想,两个朝鲜民族希望统一的心情很迫切。那么在这个过程里面,李承晚政府和朝鲜政府双方都希望通过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介入之后,中国进行了很坚决的抗美援朝斗争,抗美援朝的结果可以看到朝鲜半岛正式分离,通过朝鲜战争之后,双方都承认不可能将另一个势力完全的排挤出朝鲜半岛。因此,战争结束之后,朝鲜半岛就形成了南北三角对峙的局面,南三角包括美、日、韩,北三角是包括中、俄、朝,三角对峙导致朝鲜双方都陷入了巨大的争议(僵持、僵局)。

  这是朝鲜半岛历史的一个简单介绍。

[MARK][MOREPAGE][/MOREPAGE][/MARK]

二、中朝关系的历史演变

  从1949年10月6日中朝建交以后,大体上中朝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是中朝建交之后的同盟关系,第二是冷战时期僵持关系,第三是中韩建交之后的中朝胶着关系,第四是新世纪以后中朝新型伙伴关系,那么我们怎么样去看这个问题呢?

  (一)中朝建交后的同盟关系

  1949年10月6日,中朝建交。 1950年—1953年,朝鲜战争爆发期间,中国进行了著名的抗美援朝斗争, 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出朝鲜,1961年,中朝签署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这一阶段里面,中朝两个国家基本上是同志+战友之间的关系。

  当时中朝之间形成亲密友好关系,它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从当时看的话,冷战爆发导致世界上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个相抗衡的阵营,中国和朝鲜作为后来新成立的发展中国家,他们在这两个阵营的对抗中间没有选择余地,只能采取要么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要么加入资本主义争议。因为中朝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是共同的战友,同时也要共同抗对美国。

  第二个原因是中朝双方地缘因素的影响。中国是作为朝鲜的大后方,在朝鲜战争爆发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为朝鲜人民的独立自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民在朝鲜半岛上伤亡的人数达到一百多万。因此,朝鲜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可靠的大后方,它也需要这个可靠的大后方,之后,双方逐步形成共识。

  第三个原因是中国领导人和朝鲜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比如说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同志曾经在东北三省进行抗日游击战争,和我们中国东北的抗日领导人,比如周保中、杨靖宇、魏拯民等,建立了真挚的战斗友谊。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向朝鲜援派了三个师,那么这三个师也成了朝鲜人民军的主要力量,因此,中国和朝鲜的领导人、政府和军队之间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第四个原因是中朝之间文化的影响。朝鲜和中国人民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很多可以相互沟通的地方,这也导致中朝关系更加地密切。

  (二)冷战时期僵持的中朝关系

  冷战时期,中朝关系发生一些变化,中朝间高层交往不像以前那么密切,甚至有些时候会冷淡,但从整体上来讲,金日成主席还是多次访问了中国,中国的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等也初次访问了朝鲜。

  冷战时期,最核心的问题是中苏对朝鲜的争夺。大家都知道1958年之后,中苏在意识形态上矛盾开始激烈化,中苏从原来的社会主义的盟军开始转向相互敌对的关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就面临着选边站的问题。朝鲜在这个问题上也非常为难,对中国也好,对苏联也好,都保持稍微的疏远。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负面影响。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后,我们在搞反帝反修,对朝鲜领导人也有一些不好的说法,对当时的中朝关系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导致中朝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疏远,但是中国领导人还是非常看重朝鲜,也非常看重和朝鲜领导人的友谊。所以,当朝鲜发生危险的时候,中国领导人还是义无反顾地去支持和帮助。比如说,朝鲜在1968年捕获美国间谍船只的时候,中国领导人就发出了很强烈的支持信号,使美国有所顾忌,因为中美毕竟在朝鲜半岛上经过一些真刀实枪的对抗,这种对抗会使美国意识到朝鲜有中国的战略后援,同样朝方也感受到中方的这种支持。因此,朝方发现如果离开中方的战略支持,它可能会面临很多压力。如果完全倒向苏联,还不如在中苏之间搞边缘,可以同时在中苏双方面拿到更好的利益。所以,朝鲜领导人才要时不时的访问中国,与中国保持一种适当的关系。

  (三)中韩建交后的中朝胶着关系

  第一个方面,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实际上对朝鲜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朝韩之间存在统一主导权的竞争,朝鲜一直认为韩国是一个非法的政权,是需要被统一的对象。那么1992年中韩建交,朝鲜认为中国背叛了它,承认了韩国政权的合法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它对中国有一些恼怒。

  第二个方面,中朝经贸合作萎缩。随着冷战结束之后,朝鲜国内出现了巨大的经济困难,而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适合中朝之间的贸易合作模式出现了重大的变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中朝经贸合作出现萎缩。

  第三个方面,朝鲜发展核武器。朝鲜核武器发展历史非常久,大约从50年代开始,它就开始有核研究项目,到冷战结束之后,朝鲜为了拥核自保决定实质性地开展核武器研发计划。核武器研发计划实际上对中朝关系有几个巨大的影响,一是朝鲜发展核武器对中国周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导致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紧张,它不适合、也不符合中国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二是朝鲜发展核武器,想借助核谈判来发展与美国的特殊关系。1994年,美朝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实现了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访问朝鲜和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赵明录访问华盛顿,当时还准备促使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朝鲜。朝鲜发展和美国的关系,在一定很大程度上还是希望走大国平衡的战略。它认为能够和美国发展特殊关系,有利于提高朝鲜的国际地位,导致中朝的关系也出现一些变化。

  (四)新世纪中朝新型伙伴关系

  进入2000以来,中朝在经济和安全方面都出现一些比较大的变化。

  第一,在经济方面,朝鲜原来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是修正主义,2000年以后,朝鲜开始赞扬中国改革开放成果,比较明显的是2001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开始访问中国,然后中国积极主动发展对朝鲜的经贸关系,推进中朝边境特区合作,比如说威化岛和黄金坪的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在经贸合作意愿上大幅增强,一种新的经济合作模式开始形成。

  第二,在外交安全方面,中国开始进入半岛无核化谈判进程。1994年,美国建立朝鲜半岛能源组织的时候,中国已经开始介入半岛无核化谈判进程,当时中国主要是辅助与参与性的作用,比如说向朝鲜提供重油,为朝鲜两座轻水反应堆建设提供资金等。但在2003年之后,美国小布什政府积极要求对朝鲜动武,而且威胁要发动局部战争。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美朝双方都希望中国能够介入,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中、美、朝组成的三方会谈,这是中国开始介入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起点。随着谈判进一步深入,中、美、朝谈判一轮之后,各方都觉得还推不动,后来又举行六方会谈。中国作为六方会谈的主席国,举行了五轮六方会谈,取得了很重要的成果,比如说《9·19共同声明》《2·13共同文件》和《10?3共同文件》。

  中朝之间的关系,不再以美国为主要敌手,相反把整个东北亚都视为一个合作伙伴。中国在朝核问题上以事情的是非曲直来进行做评判及推动各方的关系进行好转,既不是要拉拢朝鲜营造一个中国的势力范围,也不是要拉拢朝鲜去打压美国,更不是要把美国联合起来,打压朝鲜,中国是以相对公正、积极建设性的立场,推动朝鲜半岛局势取得改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中国也在积极改变着中朝关系,推动中朝关系朝着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和睦邻友好的新型国家关系转变。

[MARK][MOREPAGE][/MOREPAGE][/MARK]

三、金正恩执政后的朝鲜内外形势

  金正恩上台之初,国内外对朝鲜的走向有很多猜测,但是金正恩执政之后,朝鲜内外形势比较稳定,已经度过朝鲜最危险的时期。

  (一)政治形势

  朝鲜的形势会牵涉到中朝关系的变化,也会牵扯到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局势的变化,所以它对整个局势影响非常大。

  目前,金正恩的领导地位已经非常稳固,他已经成为朝鲜党政军的最高领导人。2011年12月30日,金正恩成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2016年5月9日,朝鲜劳动党七大时,金正恩当选朝鲜劳动党委员长。2016年6月29日,朝鲜第十三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四次会议时,金正恩当选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这主要是一个接班过程,并通过世代更替,构建自己主导的领导集体。

  金正恩委员长的执政风格和金正日委员长非常不同。因为金正恩委员长曾留学西方,所以他的风格更加开放,更加愿意与国际社会接轨。从朝鲜的媒体报道来看,金正恩委员长更愿意深入基层,愿意公开地演讲,公开地举行大规模的会议,而且他也采取了很多创新性的举措,比如每年都发表新年贺词,把每年要做的工作计划、目标,对国际形势的预判以及未来的政策走向作出比较科学的说明,因此,民众感到非常满意,对金正恩委员长的执政充满期望。

  朝鲜社会总体比较稳定,但还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第一,脱北现象时有发生。近几年来,朝鲜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民众脱离朝鲜的问题,从韩国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两年的数据在持续在下降,从最高的几千人到一千人左右。2017年以来,朝鲜精英阶层脱北现象还是时有发生,2018年之后又不断发生朝鲜民众乘着渔船越过三八线投靠韩国。由此可见,朝鲜国内民众对整个社会还是不满意。第二,朝鲜民众对外面了解越来越多。他们在商品的交易过程中,对外部信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多,对朝鲜国内也会造成一些思维混乱。比如说朝鲜国内出现的拜金思潮、贪污腐败现象等等。第三,朝鲜官僚体系运行质量在下降,越来越关注个人的利益。比如说更愿意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集体、单位的利益,导致官僚体系懈怠,这也是朝鲜社会面临的一个隐患。

  (二)经济形势

  朝鲜的经济经过一些调整,取得一些重大的发展。

  金正恩上台之后,尽管他更多地强调市场经济的因素,但是中央计划经济还是在继续加强。比如说他用大项目的一些方式去发展经济,比如马息岭滑雪场项目、元山葛麻海岸旅游区,这些中央计划经济的因素还是非常明显的。所以,现在朝鲜基本是两种体制并存的一个态势。

  金正恩上台之后,明确提出要建成经济强国、政治强国、军事强国、科技强国、文明强国。因此,他制定了《2016年—2020年国家经济发展五年战略》,希望通过五年战略使朝鲜实现经济腾飞。从目前来看,朝鲜的经济增长形势还是比较好的, 2011年GDP是157亿美元,2012年是159亿美元,2013年是165.7亿美元,2014年是174亿美元。从韩国银行的估算来看,朝鲜每年都在以1%的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发展,这是一个低速增长速度。 但是,从整体上扭转了朝鲜长期以来经济不断下滑的态势。


图1:朝鲜GDP历年波动


  朝鲜经济的确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国际制裁还是没有放松,尤其是2017年朝鲜进行大规模核导试验之后,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制裁更加严厉,给朝鲜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根据韩国银行的统计数据来看,2017年朝鲜经济已经出现负增长,2018年产业经济可能负增长到5 %,导致这几年来韩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也有一些下滑。从韩国所收集的朝鲜国内的生活资料情况来看,朝鲜国内粮食消费水平不如以前,日常生活用品更加缺乏匮乏。

  在这种情况下,金正恩委员长实际上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一是加强统筹,比如加强集体经济建设,发展200天战斗,加强内阁对经济活动的整体统筹和规划作用。二是深挖潜力,他希望科技、军工等各方面领域都要发展,进一步拉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发展外贸,金正恩积极鼓励对外经贸合作,也成立了很多经济特区,尤其是他在边境上开发了很多国际旅游特区,积极呼吁重新恢复朝韩边境上的两个经贸合作项目——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旅游观光区,朝希望能够通过发展外贸来减轻对制裁的影响。

  第二个问题,朝鲜体制改革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朝鲜的经济改革如何进一步地革新,如何进一步地落实,如何进一步推动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在这方面上还是有些问题。

  第三个问题,朝鲜计划经济中有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态势。金正恩委员长指示可以把其他项目的资源全部用在这个项目上的建设,从而导致另一个项目出现问题。

  (三)外交安全形势

  关于朝鲜的外交安全形势,大概可以用四句话来形容,核武建设基本完成,外交孤立有所缓和,统一压力持续存在,经济制裁仍未放松。

  核武建设基本完成。2017年,“火星-15”型洲际弹道导弹成功试射后,朝鲜宣布核武力建设的历史伟业已经基本完成,其意思就是说朝鲜可以不用搞核武器,它已经基本有了拥核自保的能力。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地解决朝鲜的安全问题,因为拥核自保和常规武力建设不是同等概念。一是核武力建设不能用于实战,它是一个威慑、自保的手段。二是核武不能取代常规军事建设,比如说边境防范、局部冲突都不能发挥核武器的作用。所以,在朝鲜就形成了两种核武建设基本完成的同时,还必须继续维持庞大的常规军事力量来维持国内的安全稳定形势,过高的军事费用支出,也对朝鲜的经济造成巨大的负担。

  外交孤立有所缓和。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积极推动对朝鲜实施“极限施压”,就把外交孤立作为重要的一项,不仅阻止各国与朝鲜保持外交接触,而且还要求各国联合起来,把朝鲜的外交机构以参与非法活动为名进行限制,甚至把它驱赶回国。朝鲜的外交局势发生重大转变。从2018年开始,朝鲜释放一系列的外交举措,金正恩委员长冲到外交第一线,亲自推动首脑外交。从目前来看,他已经和习近平主席进行了五次会谈,四次访问中国;他和特朗普总统也举行了三次会谈,而且在准备第四次领导峰会;和文在寅总统也举行了四次会峰会,三次是在板门店,还有一次是在平壤;和普京总统也举行了一次会谈。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也纷纷希望和朝鲜改善关系,比如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经很明确地提出,要求无条件的和朝鲜进行谈判。因此,朝鲜的外交孤立局面和2017年孤立局面是有很大的区别。

  尽管朝鲜的外交接触非常频繁,但是达成协议上还是很困难。比如说和特朗普总统进行了三次会谈,但是都没有对朝鲜半岛无核化谈判达成一定的协议,双方在实质问题上并没有真正解决。另外,朝韩也进行了四次接触,朝韩领导人也签署了《板门店宣言》《9月平壤共同宣言》和以及《9·19军事协议》,对南北关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尽管如此,双方外交的局面并没有完全打开,还是存在一些很大的问题。 所以,朝鲜外交孤立有所缓和,但是并没有完全达到它的目标。

  统一压力持续存在。文在寅总统上台以后,他改变了朴槿惠总统极限施压政策,但是他还是继续坚持以韩国民主主义制度来统一半岛。在朝韩经济水平相差非常大的情况下,朝方还是能持续地感受到韩国的统一压力,尤其是文在寅总统提出“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准备在朝鲜半岛非军事区建设一个和平公园,促进南北之间的交流合作,此举实际上给朝鲜带来一定的压力,因为在朝韩经济发展水平巨大差别的情况下,韩国的经济方式和社会模式会给朝鲜民众带来巨大的吸引力,因此,也引发了朝鲜方面的一些警惕。所以,尽管朝方与文在寅总统政府举行了两次离散家属聚会,但是后续还是没有继续。

  经济制裁仍未放松。经济制裁是朝鲜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威胁因素。一方面金正恩委员长把发展经济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执政目标,制定了《2016年-2020的经济发展战略》,虽然并没有确定具体指标,但是也带给朝鲜民众带来期望,能够生活得越来越好。在经济制裁的情况下,朝鲜经济在这几年来非但没有发展,而且还出现一定的倒退,不仅没有改善朝鲜民众的生活,还给朝鲜民众的认识上造成巨大困惑,为什么在金正恩委员长如此强调发展经济情况下,经济还是没有起色?

  另一方面,经济制裁的存在也表示朝鲜在外交方面还没有真正实质性的突破。由于经济制裁的存在,尽管朝鲜已经向韩方多次的呼吁,要求尽快重启金刚山和开城两大合作项目,但是无奈韩国政府受限于美国的压力,还是不敢去突破这个禁区。实际上,美国对朝鲜的经济制裁还在持续加强。2019年,美国以朝鲜违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决议的名义,扣押了朝鲜的几艘船只。所以,朝鲜在全球经济活动中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制裁的压力。

[MARK][MOREPAGE][/MOREPAGE][/MARK]

四、习主席访朝的重大意义

  (一)习主席访朝的历史背景

  第一,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时隔14年再次访朝。

  2005年,胡锦涛同志访问过朝鲜。时隔14年,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再次访问朝鲜。2009年6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访问朝鲜。

  第二,中朝建交70周年。今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节点。那么中朝两国领导人不仅要对过去70年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而且还要对未来70年关系发展指明方向。所以,在中朝建交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访朝既是中朝70周年重要的庆祝活动,也是对中朝两国关系战略规划的重视。

  第三,对金正恩四次访华的回访。2018年到2019年,金正恩委员长对中国进行了四次访问。2018年3月25日至28日,金正恩委员长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6月6日,在青岛和习主席进行会谈。6月19日至20日,金正恩委员长访问中国。2019年1月7日至10日,金正恩委员长再次对中国进行访问。这四次访问,他对中朝两国关系的回暖起到积极作用,那么习主席对金正恩四次访问的回访,进一步会加强和巩固了中朝两国之间的关系。

  第四,中美经贸摩擦激烈。中美经贸摩擦越来越激烈的状况下,6月30日,习近平主席和美国特朗普总统在大阪举行的G20峰会上进行双边会谈。习主席在中美元首会谈之前,访问朝鲜,事实上也是缓和中美经贸摩擦的作用。

  第五,美朝无核化谈判陷入僵局。2019年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河内举行峰会之后,特朗普佛袖而去,导致美朝无核化谈判陷入一个新的僵局。新的僵局该怎么打破,双方都没有很大的想法。美方希望朝鲜完全弃核,然后美国再考虑提供回报。朝方希望以废除宁边核设施来换取美国废除的2016年以来五份对朝制裁决议上面关于民生方面的制裁。但是,美国认为如果解除制裁,就等于丧失了对朝鲜的杠杆,对于双方对于朝核谈判整体的设计方案上面,以及具体的筹码上面都具有很大的分歧,所以,导致半岛无核化谈判面临一个僵局,需要有人去推动它。

  第六,朝韩关系无力推动。文在寅总统非常希望去发展韩国和朝鲜的友好关系,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同时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尽管韩国宣称作为美朝关系的撮合和仲裁者,由于韩国的特殊地位,一方面和朝鲜是同族关系,另一方面和朝鲜又是统一的竞争者关系。那么对美国来讲,韩国既是美国资本主义体制阵营里面的战友,又是美国同盟体系下一个小兄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它无力推动朝美之间关系取得重大进展,这也导致朝鲜对韩国的撮合作用感觉失望。朝鲜认为韩国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仲裁者,而是朝鲜半岛事务的直接当事方,要坚决抵住美国的压力推动和朝鲜的关系。

  这是习主席访朝的一些历史背景。

  (二)习主席提出中朝关系的三个新内涵

  2019年6月19日,习主席在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之前,在朝鲜《劳动新闻》等主要媒体发表题为《传承中朝友谊,续写时代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出三个“新内涵”,一是加强战略沟通和交流互进,为中朝传统友谊赋予新内涵;二是加强友好合作和务实合作,为中朝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加强沟通对话和协调合作,为地区和平稳定开创新局面。实际上这三个内涵从不同的侧面为中朝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加强战略沟通和交流互进。回顾中朝关系70年历程,习主席提出四个结论,第一,社会主义国家是中朝双方合作的本质属性。第二,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是中朝关系前进的动力。第三,两国领导人的友好关系和共同重视是中朝关系合作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第四,双方地缘相亲和文缘相通是中朝关系发展的牢固纽带。那么这四个方面实际上是为中朝战略沟通和交流互进提供了方向。

  加强中朝友好合作和务实合作,为中朝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中朝两国之间不仅要有高层的沟通和合作,还要拓展务实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所以,习主席在和金正恩委员长进行交流的时候,他强调加强青年、地方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双方经济民生领域干部培训和人员往来,成为中朝两国一个新的发展途径和核心动力。

  2017年之前,中朝关系出现了僵冷的局面,主要的核心问题是朝鲜不断地发展核武器,影响我们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也给中国的外交造成巨大压力,而且对我们国内的和平稳定也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中国坚决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坚决反对朝鲜进行核导试验威胁地区的和平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朝鲜的制裁决议,造成了朝鲜强烈的不满。朝鲜认为,一是它的安全受到巨大威胁,需要发展核武器来维护自身安全。二是它认为中朝双方在抗美上是有合作的,朝鲜是在中国的最前线替中国进行站岗放哨。三是它认为中国对朝经济制裁,对朝鲜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所以,朝方对中方的不满情绪持续上升。尽管中国希望和朝方推动交流合作,希望通过高层互访来劝说朝方停止核导试验,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但是,朝方的不满情绪却在持续加强,停止了对中国的一切非必要的交流与合作。除了2015年中国九三大阅兵时,朝鲜领导人派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崔龙海同志参加九三阅兵庆祝活动外,基本上断绝了部级、副部级这样的高层交流。所以,导致中朝关系一度出现僵局。因此,习主席提出加强中朝友好交往和务实合作,实际上就是为中朝关系重新发展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加强沟通对话与协调合作,为地区和平稳定开创新局面。2018年以来,朝鲜改变了外交策略,一方面它从不断地发展核导试验,到暂停核导试验,同时并承诺愿意重返半岛无核化谈判。另一方面从对外对峙的心态,转向积极地对话协商,尤其是金正恩委员长亲自推动与美国、中国、韩国和俄罗斯的首脑外交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由于地区和平稳定开创了新的局面,中方高度赞成朝方的这种政策转变,希望朝方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这种沟通对话和协调合作,这样不仅维护了中朝两国关系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为地区的和平稳定更好的发展方向。

  (三)习主席访朝对中朝关系的重要意义

  第一,习主席访问朝鲜是对朝鲜党、政府和人民的政治支持。大家都很清楚,2005年之后,中国最高领导人没有访问过朝鲜,尤其是金正恩委员长执政以来(2011年执政),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习主席没有访问过朝鲜。习主席此次访问朝鲜,是为了巩固传承中朝友谊而来,既是对金正恩委员长的政治支持——对金正恩委员长对外政策转变以及积极发展国计民生政策的支持,也是对金正恩委员长四次访华的一次回访。

  金正恩委员长在发展经济方面受到国内的阻力,比如说朝鲜国内有很多的军方人士反对金正恩委员长放弃核武器,朝鲜外务省副外相崔善姬在河内峰会上结束之后,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金正恩委员长宣布重返半岛无核化谈判,之后,朝鲜军方向金正恩委员长邮寄3000多封信表示反对朝鲜放弃核武器。另一方面,朝鲜国内还存在对经济发展不满和不理解,比如说,很多民众认为朝鲜经济发展之后,民众思想腐化、拜金潮和腐败现象却大幅增加,这已经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习主席访朝实际上是对金正恩委员长放弃核弹换取国家和平与机遇、积极发展朝鲜经济的政策的大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打消朝鲜国内对金正恩委员长这种政策的怀疑情绪。

  第二,引导中朝关系的发展方向。在历史上,中朝关系经历过风雨,以后中朝关系该怎么走?未来该怎么发展?习主席这次访朝实际上是进一步强调了发展好中朝关系是我们党和国家经济的政治方针,那么金正恩委员长也强调继承和发展好中朝传统友好关系是朝鲜党和政府的既定政策,也是我个人的意愿。因此,习主席强调,两国领导人的友好关系和政治指引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三,深化中朝两国的战略沟通。中朝两国具有相同的发展问题,比如说都面临美国的压制,那么双方应该更好的沟通,而且两国有共同的思想、意识形态。但是,朝核问题是中朝战略沟通面临的巨大障碍。那么,习主席这次访朝给双方都带来一个定心丸,双方不仅要在经济、社会、执政理念上战略沟通,还要在地区问题上进行沟通,进一步推动朝鲜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同时为朝鲜解决自身合理安全和发展关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四,夯实两国友好往来的民意基础。中朝是友好邻邦,两国关系源远流长。中朝建交70年来,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体育、民生等领域保持着交流合作。比如说朝鲜歌谣《卖花姑娘》在中国影响非常广,那么中国文化在朝鲜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两国军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同志加兄弟之间心血有很深的情谊基础。因此,习主席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文化、体育、旅游、青年、地方、民生等领域交流合作,强调落实好业已商定的中朝合作项目,拓展两国民间友好往来。加强中朝友好往来,有利于弘扬中朝传统友谊,增进两国人民福祉,为中朝关系发展营造良好的民意基础。

  第五,办好中朝建交7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朝双方都表示要继续办好中朝建交70周年的庆祝活动,按照原来的设计,从去年开始,双方就应该设计建设中朝建交70周年的庆祝活动,由于2018年朝鲜的转换还没有那么彻底,所以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排上日程。那么习主席这次去就是进一步要把中朝建交70周年活动给做好,要排出中朝一系列的活动庆祝计划。从中朝历史上来讲的话,两国领导人都有在建交前后或建交当年进行互访的活动。习主席此次访问朝鲜,实际上也是中朝建交70周年重要庆祝活动之一,为双方庆典增加喜庆色彩。

  (四)习主席访朝对地区局势的积极影响

  习主席访朝对地区局势的积极影响,主要讲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推动中朝友谊更上一层楼。习主席访朝和金正恩委员长举行深层交流,加强中朝两国友谊,增进中朝战略互信,密切在国际舞台上的沟通配合,推动中朝关系实现更好发展。

  第二,积极推动半岛无核化的谈判。从表面上看,是美朝之间的立场分歧问题,美国坚持宁边核设施+α+全面申报,特朗普总统认为朝鲜必须全面放弃核武器,美国才能解除对朝鲜的制裁,在第一阶段,朝鲜应该先废除宁边核设施,同时要申报它的隐秘,或者同时废除宁边核设施之外重要的核设施。对朝鲜来讲,这是不可接受的,相当于在谈判之前把所有的底牌都告诉了美国,但如果美国收手的话,它就没有办法跟美国进行继续博弈,所以它不能接受,更不能接受完全弃核以后,美国才能解除对朝鲜制裁,这是对朝鲜不利的地方。

  从美国方面来看,美国认为朝鲜要求以宁边核设施来解除2016年五份核协议里面的对朝制裁决议的民生部分,他认为美国完全算对朝鲜的谈判筹码。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制裁是越到关键阶段,制裁对朝鲜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这也导致2017年开始朝鲜的经济出现负增长,尽管之前的2016年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了新的制裁决议,但是并没有阻碍朝鲜经济发展的态势。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有很大的分歧,核心问题是美朝双方的互信问题。一方面,美国认为朝鲜是一个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罪犯,跟朝鲜谈判是一个耻辱,另一方面,美国觉得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它觉得我是对的,你是错的。美国认为自己世界上唯一的霸权国家,朝鲜是一个弱小国家,那么以大薄弱,它没有必要跟朝鲜进行谈判。所以,美国从思想上认为是对朝鲜政权的义务以及对朝鲜行为的不耻,对国力大小的这种判断,导致美国对朝鲜屡屡采取一种施压的态势。

  在危机紧张情况下,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美国也会放下身和朝鲜进行短期的谈判,比如说1994年《美朝框架协议》以及2005年《9?19共同声明》。但是等到局势缓和之后,国际对美国的压力减少之后,那么美国又会转过来对朝鲜恢复到原来这种态势。

  朝鲜对美国很担忧,因为国力完全不平等,也看到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坚持己见,所以它很担心把材料交出去,美国会不会反悔?所以,朝鲜提出,如果美国要求朝鲜必须“全面、可核查、不可逆转地放弃核计划”,那么美国也必须向朝鲜提供全面、可核查、不可逆转的回报,那么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是完全没有办法做到的。正因为双方国力不一样,政治意识形态不同,以及对解决问题方法论上的不同,导致美朝双方很难直接会谈,它需要一个第三方来积极推动。2000年之后,中国实际上已经开始在美朝中间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的推动下,成立了中、美、朝三方会谈,然后在中国的推动下也开启了五轮六方会谈,而且达成三份重要成果——《9·19共同声明》《2·13共同文件》和《10?3共同文件》,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取得很大的进展。比如说,朝鲜炸毁冷却塔之类的措施,并提交了核项目申报清单。

  习主席这次访朝,实际上也是向朝方做一个说明,如果朝鲜积极地去推动半岛无核化谈判,那么中国对朝方合理的安全和经济要求提供支持,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朝鲜对美国反悔的这种担忧,使朝鲜能够更加大胆地走出来。另一方面也是暗示美国特朗普总统,希望特朗普总统能够和朝方相向而行,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取得进展,而且更希望特朗普总统能够信守承诺,能够把对朝鲜的承诺落实到实处,而不会出现反悔,这也是对特朗普总统行事风格的一种警告。

  第三,进一步推进朝韩和解合作。朝方对韩方最大的不满,就是认为韩方过于唯美国马首是瞻,过于听从美国的指示下棋,导致朝方后来对韩方提出接触的这建议,采取了淡化处理的模式。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习主席去访问朝鲜,一方面可以推动半岛无核化谈判取得进展,进而为朝韩合作扫清障碍。因为如果朝鲜半岛无核化谈判取得进展,国际对朝鲜的制裁就会松缓或者部分解除,那么韩国就会重启对朝的经贸合作,比如说,部分重启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旅游观光区。另一个方面,习主席访朝也是对文在寅总统对朝政策的大力支持。韩国国内保守派势力对文在寅总统对朝政策强烈不满,认为文在寅总统过于亲朝,而忽视了对朝鲜无核化谈判施压的要求。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韩国绝大数国民是支持文在寅总统对朝政策的,认为对朝政策一方面是在积极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另一方面也是积极与朝鲜对话,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局面。中韩两国在解决半岛核问题以及对朝政策上具有很大的共性,习主席这次访朝,一方面是劝说金正恩委员长积极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中朝关系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在寅总统对朝政策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

  第四,推动区域合作出现新高潮。大家都很清楚,东北亚经贸合作面临一个瓶颈,使我们没办法在地缘上非常紧密,朝韩合作中断。物流必须通过海上进行,而且不能合作。从韩国历届政府来看,一直以来希望通过朝韩新铁路、公路、燃气连接,然后进一步和欧亚大陆连接,从而使朝鲜半岛的经济和欧亚大陆经济能够联系得更加紧密,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朝韩之间经贸合作的障碍,实际上也成为整个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一个障碍。

  习主席访朝,一方面可以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朝韩、中朝合作。半岛无核化进程取得进展,就会导致朝鲜对外经贸合作进程更加开放。因为朝鲜本来就有很强烈的对外经贸合作的意愿,它也希望通过对外经贸合作,打破国际制裁和封锁,通过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合作来获得它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从东亚经济体的发展程度来看,新经济体一旦融入国际社会,就会高速增长。比如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增速10%以上,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都出现过井喷式增长阶段。现在,朝鲜是整个东亚地区发展的一个洼地,如果有合适的环境,它的发展会非常快,也可能会成为各方高度竞争的一个焦点。美国特朗普总统就明确地说,朝鲜具有很好的海滩,可以把海滩开发成国际公寓进行发展。朝鲜有很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及铝、锌、铜、银等有色金属和煤炭、石灰石、云母、石棉等非金属矿物储量丰富。那么把这些资源开发出来,也会对东北亚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朝鲜具有很多高素质的人才,现在包括开城工业园区的中国、韩国企业家,都认为朝鲜人才知识水平高,而且很有组织纪律性,所以他们的劳动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如果朝鲜经济能够开放并融入国际社会,那么朝鲜经济会出现巨大的发展,不仅它自己需要发展,而且会推动整个区域合作的发展。所以,习主席访朝实际上是积极地去推动朝鲜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劝说朝鲜重点发展经济的决心,也进一步劝说国际社会通过谈判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在这个程度上,推动朝鲜与各国改善关系,也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消除对朝鲜的这种担忧和疑虑,积极地与朝鲜保持合作。

  第五,提升中国的地区影响力。从目前来看,随着中国国际实力的持续增强,中国在朝鲜半岛上的影响力在增强。1994年,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的时候,中国基本没有参与朝核问题的解决进程。但到2002年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称职的中间人,不断组织中、美、朝双边会谈,还举行了六方会谈,并担任主席国。2008年之后,中国经济水平持续加速,经济实力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东北亚及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也在持续增强。习主席这一次访问朝鲜,朝鲜向习主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超规格的政治接待,金正恩委员长携夫人李雪主亲自去机场迎接,并亲自去机场送行,而且在顺安机场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然后又安排25万人上街夹道欢迎习主席到平壤,然后在锦绣山太阳宫广场又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这个盛大的接待欢迎仪式,然后还邀请习主席去访问劳动党中央大楼,然后整体接见劳动党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加强了中朝双方同志间的友谊,也体现出中国和习主席对朝鲜的重大影响力。

  随着中国地区影响力的上升,可以更好地推动东北亚的战略格局的形成,塑造更有利于公平、公正、合理的地区新框架。中国积极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它并不同于美国拉韩国来对中国施压和制裁。中国发挥地区影响力,推动朝鲜、韩国与美国积极的合作,更加符合其他各方的利益,它不同于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所以,提升中国地区影响力,既是中国的福利,也是对整个地区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朝,是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访问,既巩固了中朝传统友谊,又支持了金正恩委员长实施新战略路线,既推动了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又引领了各方为推动半岛对话增添正能量、注入新动力。

  以上就是我对习主席访朝的一些想法,谢谢大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所副研究员 陈向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