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作者:王波 2023-11-22 来源:宣讲家网 次阅读
王波: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历史与时代背景

丝绸之路是指历史上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并不局限于丝绸交易。我们可以把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其中陆上丝绸之路包括北方丝路、南方丝路与草原丝路,标志性的货物贸易产品有丝绸、陶瓷、茶叶等。陆上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达到鼎盛,元后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于宋、元,明后期开始衰落,其突出特点是瓷器。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条单一连续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国外经贸、文化往来的通称,没有固定线路,但是有固定的精神,那就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绸之路给我们带来的宝贵经验,就是开放则兴、封闭则衰。

(一)全球经济发展的内在诉求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的自1960年以来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全球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1975年以前的快速发展,平均增速为2.0%;二是1975-1989年的缓慢增长,平均增速为1.1%;三是1990-2007年的爆发式增长,平均增速为2.2%;四是2008年后的增长滞缓,平均增速为-0.2%。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经济发展不是一个单向度的进程。冷战之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逆风飞扬,和欧美经济的跌宕起伏形成鲜明对比,是当今世界变革潮流中的两股巨浪。

对比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发展相对落后与中国发展起来后的两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参与全球化之前,我们在世界贸易投资当中所占的分量是很小的;当中国全面参与全球化进程之后,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很快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不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国投资目的地,也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之一。

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实际上经历了四次重大时期:一是十九世纪,我们是被迫参与全球化;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冷战的关系,我们错失了参与全球化的机会;三是从1978年开始,由于改革开放,我们抓住了第三次全球化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四是在新时代,我们又面临着新型全球化。在新型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在全球经济发展、全球治理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二)亚洲重新崛起的内在诉求

首先,冷战之后,亚洲重新崛起,亚洲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快速上升。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亚洲1970年占全球GDP为17.03%,而2012年则占31.10%,超过欧洲,成为全球经济第一大洲。

其次,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库统计结果,截至2015年,欧洲占世界人口比重已降至10.1%,美洲占13.5%,而亚洲则占59.8%。与印度相比,中国劳动力素质更高。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显示,2015年印度成人识字率仅为72.22%,而中国则已达到96.36%。

当今,世界经济又面临着一次新的产业中心转移。在这一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平衡产业升级换代和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

(三)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

我们正处于一个区域大国向世界大国的转型期,更加需要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的全球治理体系。“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我们可以看到对外开放的层次的提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四)消除全球两极分化的内在诉求

从全球的两极分化、贫富差异、减贫需求的大背景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体现了我国大国的责任担当和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

在全球范围内,高收入与中低收入国家之间的两极化加深。根据世界银行的相关统计数据,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从1990年到2014年增长了26780国际元,低收入国家相应的增长仅有896国际元。1990年的高收入国家人均GDP是低收入国家的24.5倍,而到了201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27.4倍。全球范围内两个层面的收入两级分化导致经济社会不稳定。

为了消除贫困,2015年,193个会员国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规定了17个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目标,包括:消除贫困,零饥饿,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减少不平等,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和平正义与强大的机构,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通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培育可持续发展新动力,我们拉动了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了42万个工作岗位,使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机及发展时间脉络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要与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一次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又再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我们不断推进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同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在同年的APEC峰会上,中国宣布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同年12月,丝路基金成立。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同年11月,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衔接工作基本完成。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2016年4月,中国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签署首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同年8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11月,“一带一路”倡议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7年1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同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五次提到“一带一路”,并强调“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018年,冰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均宣布建立。中拉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发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文件。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就“一带一路”建设达成新的共识。

2019年,“一带一路”第二届高峰论坛召开,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应邀参会。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9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2023年,“一带一路”第三届高峰论坛召开。“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关注、高度重视。2021年11月,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12
点赞()
分享